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 根治钢铁产能过剩(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派出国务院调查组严肃查处个别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从2月份国务院打响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发令枪”至今,相关部委紧锣密鼓,周密部署,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综合施策,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一些央企响应号召,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过剩产能的淘汰。

  多方发力,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如何?面临的困难在哪里?短期和中长期钢铁去产能的重点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记者记者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进行分析。

  钢铁去产能短期压力渐增

  记者: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如何?

  许召元:目前,随着“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实施,钢铁行业去产能总体进展顺利,特别是今年8月国务院决策,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银监会、能源局等十部委为主,组成十路督查大军,开赴各省进行钢铁去产能督查之后,钢铁去产能效果显著。目前,2016年应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各地也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钢铁去产能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难。例如,作为中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去产能任务较重,去产能标准也较高,我们调研的某钢铁公司,其生产的钢材用于钢轨或汽车钢板等特殊用途,适合小高炉进行小批量生产,其高炉小于45立方米,属于河北去产能的对象,因此给企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还有一些地方,本地只有一两家钢铁企业,为完成任务,需要企业拆除部分炼铁或炼钢产能,这样造成了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的能力不配套,生产成本显著增加。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还面临着新的情况。也就是10月和11月钢铁、煤炭价格上涨,多数企业扭亏为盈,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去产能的积极性有所减弱,这样会在短期内给去产能工作造成新的压力,增加了后续去产能工作的难度。

  多措并举促进钢铁企业正向分化

  记者:如何看待价格上涨企业盈利改善情况下的去产能工作,如何理解政府和市场在这里面的角色和定位?

  许召元:总体来看,钢铁等重化工行业去产能将是“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任务,也是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虽然钢铁去产能任务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短期内市场供需会出现波动,所以不能机械地把去产能当作每时每刻的任务。而应当在大方向上坚持去产能的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在短期内,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把握好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给市场留下自己调整的空间。

  在供需矛盾不那么突出的时候,政策重点可以放在培养市场机制、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上,为后续去产能工作奠定更加良好的市场化基础。政府也不可能精确预测判断市场的需求,所以在行业面临突出困难时,政府行政介入的强度可以大一些,但行业经营状况较好时,应该及时减少干预,重点完善这些重点行业的市场化竞争体制。

  记者:那么,短期内钢铁去产能的工作重点应是什么?

  许召元:对于钢铁等重化工业而言,促进行业脱困发展和去产能,短期重在促进企业分化。所谓企业分化,就是高效率、竞争力强的企业效益好,而低效率企业效益差。企业正常分化,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如果高效率企业效益好,而低效率企业大幅度亏损,市场竞争就会产生优胜劣汰的效果,政府支持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果企业不能分化,就只能依靠行政手段促退,成本和难度巨大。此外,如果企业不能分化,就会长期产能过剩,陷入低成本竞争,效益低下,全行业资产大贬值的局面。如果逆向分化,还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链接: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 根治钢铁产能过剩(二)